首页 > 深一度 > 正文
重庆瞭望|“人才下乡”之路,怎样走?
2024-05-10 07:38:44 来源:重庆瞭望

图片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积极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地”冲上热搜,有媒体点赞称“回乡种地不是失意之选”。

在城市“人才争夺战”正酣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加码优惠政策,只为博得更多青年人才青睐;另一个现象是,在乡村,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主、职业经理人、大学生村官等“新农人”主动化身“归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重要动能。

年轻人主动从城市“下沉”到乡村,释放出怎样的新信号?“人才下乡”之路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更值得进一步思考。

图片在山东华盛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基地,“90后”负责人齐凯与村民一起给苹果套袋。记者 马欣然 摄/新华社 

图片

近年来,乡村题材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无论是《向往的生活》《种地吧》之类的综艺真人秀,还是李子柒、华农兄弟、念乡人周周等乡村网红,都是年轻人心中“诗和远方”的具象化呈现,折射出年轻人对于没有“班味”、没有“内卷”的质朴生活的向往。

然而与之对照的现实是,在一些基层乡村,青年人才流失严重,致使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文化建设都缺少足够的人才支撑,乡村面临“空心化”。有基层干部形容当前的乡村人员结构主要为“369”——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分别代表妇女、儿童、老人。

不禁要问,为什么乡村吸引不来足够的人才?

有专家认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形成了资源和人才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惯性,导致部分地区的乡村出现了人才持续外流。此外,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限,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善,人才成长氛围不够,又让城市人才难以在乡村扎根,进而形成了“留不住、引不来、育不强、用不好”的恶性循环。

而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缩小和政策扶持的加力,乡村人才外流这一原本“倾斜的天平”正在趋于平衡,人才回流的趋势日益显现。

《“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将超过1500万人。如此大的体量,在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的同时,其中蕴藏的个人发展机遇,同样不容小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地”现象背后,不仅是理想主义的呼唤,更是年轻人对发展态势的敏锐洞悉,对个人规划的独立思考。

更值得重视的是,这其实是一种信号,反映了年轻人观念的转变。若能及时捕捉这一信号,顺应这一趋势,及时完善政策、平台、环境等支持和保障,乡村人才困局的“破局”时刻或许将不再遥远。

图片重庆“90后”硕士研究生陈玥瑚扎根一线养殖。/央广网

图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各地在人才振兴上创新举措,各出奇招,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才、专业人才返乡干事创业。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在推动“人才下乡”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乱象”“怪象”,与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和宗旨背道而驰:

比如朝令夕改,大开“空头支票”。个别地方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前来投资兴业,本着“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事法则,为企业和个人开具不符合政策原则、不具备执行条件的优惠和承诺,但往往又在执行过程中频繁变卦,大大挫伤了外来人才积极性,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此前有媒体报道,四川某地以建设小微企业产业园为由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多家企业投资落地建设后,却因产业园未获上级审批,导致多家企业厂房被迫拆除,员工大量失业。

比如盲目跟风,一味贪大求全。有的地方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惜以高薪和优厚福利为筹码,一味想要得到高学历、高级别人才青睐,殊不知当地并没有与之匹配的产业基础和成长平台,致使引进的高精尖人才没有用武之地,沦为“花瓶”“摆设”,最终黯然离开。

比如走马观花,借基层“刷简历”“镀金”。更有一部分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将基层人才引进扶持政策视为个人红利,将基层工作经历视为走过场“镀金”,在职期间敷衍了事,服务期满便“拍拍屁股走人”,在频繁的人员流动和工作更迭中白白浪费了公共资源。

这让我们不禁进一步思考,乡村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

归根结底,这些“怪象”“乱象”揭示出一些地方的人才下乡浮于表面,并未能真正地沉下去、扎下根,反而滋生了一批乡村的“寄生虫”“吸血鬼”,消耗了乡村建设发展宝贵的公共资源,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

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我们亟需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真正沉下心来,迈开步子,脚踏实地,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

图片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金龙村回乡创业青年陈敏与丈夫在家乡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图为陈敏在猪舍喂猪。/新华网

图片

如何真正让乡村人才留下来、沉下去?

事实上,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各地要在细化落实中因地制宜、创新施策,为人才招引、人才培养、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

要让青年人才眼里有“光”。需看到,当今的年轻人对乡村有向往,各地就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制度完善、服务提升、环境营造等为青年人才的理想抱负提供现实保障,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人才招引政策,切实保障返乡人才的福利待遇,让他们眼里更有希望,心里更有底气。

临近毕业季,“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陆续启动,各地可抓住大学毕业生这一关键群体,在做好政策宣讲和项目动员的基础上,适当制定地方优惠政策,与中央政策进行叠加,同时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激励青年到基层一线、发展前沿当先锋、挑重担,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断扩容青年人才的“蓄水池”。

要让专业人才手中有“剑”。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乡村人才既要有理想、有干劲,更要有能力、见行动。

一方面,年轻人要带着诚意,带着本领,带着情怀回乡,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虚心学习,灵活应变解决实际问题,不唯上,不唯书,才可能更好服务乡村,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专业培训和系统提升,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投入专业的师资力量,让专业人才有立身之本,有用武之地。

近日,重庆便印发了《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实施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万名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等21项任务清单,同时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具体指标,为全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提供了遵循。

要让优秀人才脚下有“路”。一些青年人才不愿意扎根乡村,就是因为前途不够明朗,成长路径不够清晰。应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打通乡村人才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待遇提升方面的堵点,推动城乡人才交流,让乡村人才走得更远,激活人才振兴的源头活水。

比如近年来,我国多地开展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农民也能评职称”的信号鼓舞人心。《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6.64个百分点、3.46个百分点。

只有让人才沉下去,乡村才能兴起来。让乡村人才坚定“想干事”的信念,提升“能干事”的本领,并为其创造“干成事”的条件,何愁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

原标题:“人才下乡”之路,怎样走?

编辑:夏洪玲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